
圣丹斯電影節(jié)讓難以數(shù)計的獨立電影紛紛亮相
【只有商業(yè)價值,才是衡量成功與否的準則】
題材廣泛:槍支毒品等有熱門話題性受寵
每一年,圣丹斯電影節(jié)的組委會都會收到超過1.2萬部參展作品的遞交申請,其中不乏一些真正超越了所有人預(yù)期的電影珍品,也吸引了各大媒體的蜂擁而至。
但大家所尋找的大多是那種可以博得好萊塢片商的青睞、擁有著顯而易見的院線商業(yè)前景的影片,如包含了一些類似于槍支、毒品、反對墮胎以及猶他州的一夫多妻現(xiàn)象這種當今社會比較流行和熱門的話題的電影作品,簡直就成了電影節(jié)上最為常見的一條分支,有著相當明顯的傾向性和目的性……
近幾年來,作為圣丹斯的成功的衍生品,也促使了更多難以計數(shù)的獨立電影節(jié)的紛紛冒頭,不但造成了主創(chuàng)力量的分流,參賽作品的質(zhì)量變得愈發(fā)地參差不齊起來,覆蓋范圍的廣泛也到了一個空前絕后的地步。
成功標準:以小博大的票房春天 成名的啟程之處
追根究底,圣丹斯電影節(jié)的傲人成績?nèi)Q于參展影片自身的成功,最終的票房往往就成了最能說明問題的衡量標準之一,比如預(yù)算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女巫布萊爾》(The Blair Witch Project),就曾收獲超過1.4億美元的票房,還有大放異彩的《陽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和《大人物拿破侖》(Napoleon Dynamite),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力拔頭籌,前者更是揣著從院線得來的1億美元滿載而歸……
還有一部分已經(jīng)功成名就的電影人,同樣是從這里開始了自己輝煌的事業(yè)之路的,其中包括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和大衛(wèi)·O·拉塞爾(David O.Russell),還有專攻紀錄片的摩根·斯普爾洛克(Morgan Spurlock)與阿萊克斯·吉布內(nèi)(Alex Gibney),相信他們都曾在圣丹斯電影節(jié)上有過難忘的回憶,流下過喜悅、幸福的淚水。
然而最讓人感到始料未及的,還是圣丹斯電影節(jié)對整體的電影格局潛移默化的引領(lǐng)和指向,全部都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說為博得滿堂喝彩的《光豬六壯士》(The Full Monty)、《末路記事》(The Living End)這種早期的同性戀電影提供了首次公演的舞臺和機會,通過一部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向美國的主流電影業(yè)大肆宣揚了什么叫做生態(tài)電影--即使是到了今時今日,每一屆圣丹斯電影節(jié)仍然在以實際的行動不斷地證明自己不可超越的實力,就算是脫離了電影公司的運作體系,還是可以展現(xiàn)出生機盎然的活力和生命力。
下一頁:獨立電影供大于求?受眾群體缺失電影新人層出不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