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書》看純愛電影的背后
巖井俊二在1995年拍攝的《情書》成為后人影迷心中純愛片的代表作。其中有這樣的一個場景,博子來到藤井樹的故鄉(xiāng)。她對著公路上茫茫白雪說:“我想就是這里,第一封信寄到的地方”。博子不愿見女藤井樹,因為直面藤井樹也就等于讓她直面現實,而現實是她的藤井樹,死了。而片中博子面對死去的藤井樹所埋葬的八岳山大喊:“你還好嗎?”賺取了無數人的眼淚。
《情書》給了無數人夢幻般美好的幻想,讓大家有了“做夢”的自由。純愛電影的主題人群是青少年群體,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她們大多有著比男孩更細敏的戀愛神經末梢以及天然呆萌的“白日夢想家”屬性。這種內心深處隱隱萌發(fā)的戀愛情愫被移植到大銀幕,通過直觀的視覺與想象呈現出來,便讓淚腺一發(fā)不可收拾。純愛電影的便具備了下面所提列的屬性。
→ 青澀,是你我的初戀
初戀是滋長在青蔥歲月中的朦朧情感,像一團紫色霧氣氤氳在那些尋常午后的涌動。潔白整齊的校服、男孩傻乎乎的表達、女孩輕舞飛揚的裙角,不知是男孩不懂你的心,還是女孩沉默般只想站在身后默默觀望,一場本該美好的感情就此夭折。直到多年后暮然回首才發(fā)現,那個男孩低頭的側顏永遠橫亙在心間,但卻物是人非。
可以說純愛題材的電影大部分都圍繞初戀或者以初戀為類似的感情經歷。初戀可以有著完美的結局,也可以是一次未完成的單戀,曾經許下的海誓山盟在時間的沖刷后變得體無完膚,你有了完美的妻子作伴,而我亦是當年那個癡傻的女孩;同樣初戀也可以是一次傷痛欲絕的悲戀,劈腿、絕癥、無來由的從你生活中消失,只剩下自己在黃昏下拉長的身影望向路的遠方卻只能默默流淚。
純愛電影最核心的東西是“情”,是導演、編劇、演員用不同的方式演繹不同的情感,而這些情感的結局無非是喜或悲,但從這些初戀的小事中我們都獲得了成長,獲得了一段你愿意銘記或者忘記的記憶。
下一頁:嗨,你看那唯美麥田
[1905電影網]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