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jié)國產電影成炮灰 好萊塢大片選檔門道多
時間:2013.11.12
來源:法制晚報
分享到:
《最后的維加斯》連續(xù)兩周在北美收獲不錯的票房
連線解讀 數據團隊支撐 選檔期門道多
今晨,《綜藝》資深撰稿人蒂姆·格雷接受了記者采訪,與多家好萊塢公司有著深厚交情的格雷指出,在美國不同類型的影片選擇不同的檔期上映是有規(guī)律的,而這種排片已經約定俗成,沒有公司會去破壞。
FW:如今的中國,很多電影并不重視檔期的選擇,認為放在熱門檔期里面就足夠了,這樣的做法可行嗎?
蒂姆·格雷:這只是看到了表面,但是沒有看到實質??梢赃@樣說,以現在的美國市場看,電影票房容量是有限的,觀眾和影院數量的發(fā)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在一個周末里,最多能達到的票房總額也就是2.5億美元,而且還是在有超級大片推動的情況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熱門檔期對很多電影而言就不合適。比如最近《雷神2》、《蠢蛋搞怪秀4:壞祖父》、
《最后的維加斯》都在上映,整體的周末票房達到了1.66億美元,看上去很可觀。但是,其中排在前六位的影片卷走了1.4億美元的票房,留給其他電影的空間非常小。
FW:在電影檔期的選擇上,美國市場有什么規(guī)律?
蒂姆·格雷:這個要根據影片類型來判斷,而在其背后還有著龐大的數據團隊,專門對檔期以及票房走勢進行分析。
比如陣亡將士紀念日、國慶節(jié)、復活節(jié)、感恩節(jié)這些檔期,小成本影片基本上都不會去搶,因為占不到什么便宜;而在節(jié)假日較少的春季,小成本愛情劇和輕喜劇會成為這一時段的主力軍;從秋季開始,大片暫時蟄伏,小成本動作片和驚悚片就開始占據市場。這種排片都是約定俗成的,沒有公司會去破壞。
FW:這幾年美國也出現了一些例外,像
《饑餓游戲》、
《愛麗絲夢游仙境》這樣的熱門電影,選擇在了春季檔期上映。其實以它們的成績,應該是屬于暑期檔的影片。這是為什么?
蒂姆·格雷:這是近期好萊塢的一個變化:將少數算得上大制作,但是明星陣容不那么強大的電影轉移到并不熱門的春季檔。
在暑期檔,能夠大賣的影片一般不超過8部,把一些“準大片”轉移,進行市場分流,有時會有不錯的效果。不過,這并不能說它們若放在暑期檔,也會取得如此轟動的效應。
海外對比 影片造就檔期
在檔期問題上,好萊塢大佬們頗為用心。“是影片去造就檔期,而不是根據檔期去選擇影片。”已故知名影評人
羅杰·艾伯特曾對美國影市檔期分布這樣評價。
曾為多家電影公司負責公關工作的資深電影公關查爾斯·克萊德森告訴記者,一部好萊塢大片的定檔,往往包含了數據團隊、分析小組、調查團隊甚至是風水師和占星師們的共同努力。
“其實一部好萊塢大片檔期的選擇,早在這部電影立項時就已經開始了。根據電影的類型、風格,美國的票房數據團隊和檔期分析團隊會給出自己的判斷,找出適合的檔期供電影公司參考。之后,電影公司再根據拍攝進度,去做出最終的檔期判斷。”克萊德森說。
據克萊德森介紹,有些時候,不少靈驗的風水師、占星師的占卜結果,也會成為好萊塢大片上映時間的決定性因素,“畢竟除了科學分析,很多時候電影的大賣也需要運氣”。
美國檔期及票房分布
根據著名電影票房網站Boxofficemojo的分析,美國影市的每一個熱門檔期都有其最受歡迎的影片類型。而好萊塢公司很少會將不是此類型的影片放置到那個檔期中。
比如,從5月到8月的暑期檔,好萊塢各大公司會選擇將最熱賣的超級英雄大片放到5月下旬到7月上旬上映,而7月剩下的時間則會留給動作大片,到了8月份喜劇電影則會成為主角。
而到了萬圣節(jié)檔,美國影市驚悚電影成為主角,動作大片不會去攪局。從圣誕節(jié)之前兩周開始,是一年中好萊塢大片最后的圈錢時間,這時候大制作和走溫情路線的電影會成為市場主角。
不過,美國的熱門檔期,如暑期檔、圣誕節(jié)檔,電影公司都要提前一年半甚至兩年預訂,才有足夠的“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