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張
1905電影網(wǎng)訊 戰(zhàn)爭片《鳴梁海戰(zhàn)》即將于12月12日全國公映,片方近日曝出音樂CG制作特輯,讓人一睹該鴻篇巨制在制作規(guī)模上的人才和資金投入的大手筆。在剛剛結(jié)束的素有韓國“奧斯卡”的第51屆大鐘獎上,影片《鳴梁海戰(zhàn)》的配樂和特效均獲提名,并最終拿下包括最優(yōu)秀作品獎、最佳男主角獎(崔岷植)、最佳技術獎(姜泰均)等四個獎項,成為本屆電影節(jié)最大贏家。
《鳴梁海戰(zhàn)》所呈現(xiàn)出的壯闊戰(zhàn)爭場面令人振奮,在場面背后涉及到的卻是嚴謹細致的特效工作。貫穿始終的電影配樂,對于推動影片整體情感走勢至關重要。導演金漢珉特意找來韓國著名作曲家金泰星來為《鳴梁海戰(zhàn)》打造配樂,兩人之前在《最終兵器:弓》中曾合作過。據(jù)金泰星介紹:“這部電影中的音樂工作,是我至今為止工作量最大的一部。整個工作團隊超過100多人,不同樂器有針對性的塑造不同的人物角色,每一位音樂家都是頂尖的,非常幸運有了這次一起合作的機會。”
CG特效制作是相當耗時的,據(jù)該影片的特效總監(jiān)姜泰均稱,影片在CG制作上花費了六七個月的時間,100多名制作人員伺候著包括長達61分鐘的海上戰(zhàn)斗戲在內(nèi)的特效鏡頭。《鳴梁海戰(zhàn)》實際拍攝時真正在海上的僅有一艘板屋船和3艘安宅船,再通過CG技術的處理再現(xiàn)出龐大震撼的對戰(zhàn)畫面。其中,板屋船的制作費用為1.5億至2億韓元(90萬至120萬人民幣),安宅船的制作費用為1.5億至1.8億韓元(90萬至108萬人民幣)。據(jù)韓媒報道,日本戰(zhàn)船的設計相當考究,當劇組把設計圖紙交給日本的相關博物館去印證時,歷史學家都十分佩服。
大規(guī)模的船只數(shù)量,以及水的模擬效果成為CG制作的看點,更何況一艘船里用電腦技術虛擬的角色就有四五十名,需要涉及到各種道具。對此,導演金韓民特意打造了圖形工作站來完成虛擬拍攝,有100多名工作人員同時進行電腦特效制作。《鳴梁海戰(zhàn)》的制作過程中對歷史的考據(jù)也做到了極致。劇組準備的服裝超過了1000套,其中朝鮮軍的鎧甲在韓國制造,日本水軍鎧甲在日本制作,而柳承龍飾演的來島通總的鎧甲造價高達2800萬韓元(約16.9萬人民幣),李舜臣的鎧甲花費超過1000萬韓元(約6萬人民幣)。至于武器,影片中登場的武器一共有15種,造價多則達上千萬韓元,片中假發(fā)制作費用高達8000萬韓元(約48萬人民幣),特別是日本水軍的假發(fā),每個約耗資400萬韓元(約2.4萬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