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墨動畫《霧山五行》開播即刷爆動漫圈,儼然一副“黑馬”姿態(tài)。動畫目前剛剛播出2集,單集片長僅約29分鐘,目前已經在嗶哩嗶哩網站上收獲了超過3000萬的播放量,追番人數250萬人。不少觀眾看過第一集便化身“自來水”,熱情地向朋友推薦,“這就是我想看的中國動畫!”
《霧山五行》由六道無魚動畫工作室以及好傳動畫聯(lián)合制作,《大護法》以及最近大火的《大理寺日志》,皆由這個團隊制作的。劇情取材于《山海經》的志怪傳說,講述了上古時期妖獸橫行,一位神秘道人將陰陽五行的特殊能力分別傳授給金木水火土五個家族,以此抵抗妖獸的故事。從片頭開始,濃郁的國畫意蘊便沖出屏幕,撲面而來。墨色點染間,張大千的《潑墨圖》作為背景徐徐展開,幻化出一個個動畫角色。
傳統(tǒng)國畫的魅力
在如今的國漫市場中,《大圣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數字技術動畫已成了國漫界的“扛把子”,但是使用定格動畫、水墨手繪等傳統(tǒng)制作手法的作品越來越少。
《霧山五行》整體采用了中國水墨畫的美術風格,背景運用傳統(tǒng)水墨中的寫意和暈染,精良的質感和驚艷的美術視效俘獲眾多動漫愛好者。在《霧山五行》中,環(huán)境背景用水墨風,人物卻采用鋼筆線條勾勒?;鹦械木€條粗獷凌厲,水行冰山面癱臉的淡筆墨也有幾分寡淡的氣質。人物畫風整體走粗獷力量路線,但該搞笑的時候也是一點不含糊,主角隨時會變成一個表情包,搞笑橋段的小彩蛋到處埋,有種雅俗共賞的意味。
第一集主角火行在木橋上與敵人對打時,畫面突然從彩色切換成對比強烈的黑白,背景純白,人物、動作全然省去,以粗獷的黑色線條代替,當中夾雜幾條奪目的亮黃,筆觸凌厲,變化迅速,讓人直觀地感受到了雙方出招速度之快,充分將中國式的寫意從繪畫搬到動畫之中。
這樣的畫風讓許多年紀較小的觀眾直呼“特別”。實際上,水墨動畫早在60年前,就成為中國動畫的代表。那時,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以一部《小蝌蚪找媽媽》開啟水墨動畫的探索之路。之后,《牧笛》《鹿鈴》《山水情》等同類作品,也都在國際上收獲好評。如今,這種動畫風格重回新一代觀眾視野,中國傳統(tǒng)美術風格在動畫創(chuàng)作領域的獨特魅力,再一次得到印證。
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風格融合表達
在動畫作品中,動作戲最為考驗作畫水準。在《霧山五行》中,水墨畫打破成見,被用于描繪各式各樣符合現(xiàn)代人觀感的畫面,幾個打斗回合行云流水,有一種日漫里超能力的酷炫視覺效果。
第一集結尾的長橋械斗,對標20世紀的香港武俠動作電影,頗有金庸武俠小說的氣質。有網友評價,“進攻時騰挪靈巧的步伐走位、揮槍時槍頭的搖移擺動、挑槍時變形扭曲的槍桿,這些細節(jié)用0.25倍速放慢觀看,也能看清一板一眼的招式動作?!备鞣N長鏡頭精準連貫,完全經得住考驗。第二集更是從“拳拳到肉”升級成為“瘋狂輸出”,各種大招技能配合凌厲的分鏡頭,整整十多分鐘的打斗占了整集近一半的篇幅。
除了不拖沓的武術套路,中國傳統(tǒng)冷兵器也有著自己的節(jié)奏韻律:長槍招招生風,大刀揮砍瀟灑,到了高潮處,畫面用水墨黑白閃的反差處理,使觀眾既能尋找到國風俠客的酣暢淋漓,又感受到日漫般的熱血戰(zhàn)斗,讓網友們驚嘆“原來國風也可以這么燃”。
值得一提的是,動畫片中的很多小細節(jié)都蘊含濃郁的傳統(tǒng)文化。聞人翊懸使用的“火浣”來源于唐朝,用石綿織成,因其具不燃性,在火中能去污垢,中國早期史書中常稱之為“火浣布”或“火烷布”。還有地膳村村長八兄弟的名字,也出自《穆天子傳》中八駿馬的名字。
四年磨一劍
評價這部《霧山五行》,很多人用了“四年磨一劍”這句話。早在2016年年底,《霧山五行》的先行短片就已經上線。很多觀眾盼了四年,才盼到了它的正式亮相。
仔細看過片尾的演職人員表,就會明白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為何需要如此之久——主創(chuàng)團隊總共只有6人,每個人都身兼數職,導演林魂的名字甚至在表中出現(xiàn)了11次。導演林魂身兼數職,導演、腳本、原畫、動畫、場景、上色,樣樣親力親為。除此之外,林魂還在其中客串了“水冠”鴨子的配音,更因為預算不夠請歌手而親自演唱了主題曲。開播日當晚,林魂寫下長文,回顧創(chuàng)作歷程,“從決定做動畫開始,就做足了困難的準備,只是沒想到踏出這一步竟然花了近十年?!?nbsp;
演職人員表的末尾,林魂留下一句話:“請珍惜每一位堅持并堅守的動畫人?!贝藭r,滿屏的彈幕回應:“辛苦了!”
來源:新民晚報、齊魯晚報等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