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經(jīng)典老番再次翻紅。
15年前。
它收視高,知名度廣,影響力大。
還得到官方鼎力支持。
直到今天。
在綜藝界它也擁有姓名。
被網(wǎng)友譽為“國內(nèi)最搞笑最好看的綜藝節(jié)目”。

什么節(jié)目,來頭這么大。
《譚談交通》

沒想到吧?
Sir也沒想到,自己會半夜看一部外表平平無奇的交通普法節(jié)目笑出雞叫。
太。魔。性。了。
05年開播。
成都電視臺推出的交通普法節(jié)目,意在規(guī)范道路安全。
主持人警官譚喬,人稱川島警官(不是)。
諢名西南“譚本山”。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追人追車,對違反交規(guī)的民眾,予以勸導(dǎo)。
主張?zhí)幜P與勸導(dǎo)相結(jié)合。

譚警官其人,極具個人魅力,勸導(dǎo)風(fēng)格一偏到底自成一派。
常以閑聊開啟對話。
引導(dǎo)當(dāng)事人自己意識到問題。
俗稱,啟發(fā)式教育。
大馬路上說相聲,從詩詞歌賦談到交通安全。
不光是普法節(jié)目。
還是取自真實生活的優(yōu)質(zhì)喜劇片。
這不,刷到停不下來的Sir,把這喜劇簡單分了幾個系列。
看完這幾個系列,保證你的喜劇閱片體驗,將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
好多國產(chǎn)喜劇,再也入不了你法眼。

01
民間梗王
此技能持有者,擅長變臉、見招拆招。
憑借過人的造梗能力,常能反客為主,掌握主動權(quán)。
真正詮釋了——生活中處處有梗,梗來源于生活。
他們往往沒有固定路數(shù),卻招招信手拈來,正中要害。
在造梗界已臻化境。
比如最近再次翻紅的《一輛狗的故事》。
話說一日,譚Sir見一男子騎著電動車拉著兩扇門,步法飄逸。
一人一車后,一輛只狗玩兒命狂奔。
怎么看,都很可疑啊。

譚Sir抄到前面,攔下這名男子。
一場造梗大戰(zhàn),正式拉開。
高手過招,刀光劍影。
譚警官上前,先問門板哥累不累。
看似寒暄,暗中已挖好坑,等對方來跳。
沒想到,對方也是個罕見的高手。
- 你這累不累啊?
- 就是累嘛,那么遠搬過來,身上都出汗了
- 我覺得還有比你更累的
- 我曉得,就是你們?nèi)嗣窬?/span>

△ 譚警官內(nèi)心OS:這回答怎么和我想的不一樣?竟無法反駁
大意了大意了。
對方水平并不在警官之下!
譚Sir不甘示弱,再次發(fā)起攻勢。
警察累?
說的是你的狗,都累趴了。

門板哥前面這回答,表面看是體恤交警,情商高。
實際已經(jīng)不著痕跡地埋了伏筆。
說話間,他便招呼狗狗靠邊,順帶祭出一記絕殺。
- 譚談,過來
- 叫什么?它也叫這個名字嗎?
- 哦喲,譚談(逗狗ing)
- 是不是叫這個名字,你故意氣我的吧?

行吧。
看來是節(jié)目夠火,走入了尋常百姓家。
譚警官剛接受了這設(shè)定。
下一秒,新反轉(zhuǎn)猝不及防:
- 你這寵物的名字和咱們欄目的名字,是一樣的啊
- 你們是什么名字
- 我們這叫《譚談交通》
-《團團交通》啊
- 我發(fā)音不準是吧,譚談交通
- 我狗的名字叫團團

玩得一手好諧音梗。
譚Sir:小丑竟是我自己。

聊到這兒,可算要進入正題了。
譚警官正欲開始勸導(dǎo)。
沒成想,門板哥又隨手甩出斗富梗。
譚Sir表示,理解他沒錢找車子拉門板,但這樣超高裝載不安全。
這話門板哥不愛聽了,當(dāng)街委屈:
- 哪個沒錢哦!你在門縫里看人,把人看扁嘍
- 誰在門縫里看你,我在門后看你
- 比下看哪個多錢(掏出一把錢)
- 我比不過你,我只有幾十塊錢,你錢真多
-(得意臉)
- 這樣,你交點罰款
- 哪個有錢哦(笑容瞬間凝固)
- 你剛才比了啊
- 我這個是辛辛苦苦賺的黑心錢血汗錢

臨到最后還要玩?zhèn)€變臉梗,并差點漏了老底。
玩笑歸玩笑,交通安全很重要。
這一期,抖包袱之密集,堪稱經(jīng)典。
喜劇界少了門板哥,實乃一大損失。
02
跨服王者
此技能持有者,擅長岔開話題。
看似回答了問題,卻完全答非所問。
常逼得對手陣腳大亂,大腦徹底宕機。
更神奇的是——雙方根本不在聊同一件事,卻能一問一答,繼續(xù)交流,毫無障礙。
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要屬這位。
是他,讓二仙橋和成華大道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

當(dāng)一級胡侃學(xué)者遇上跨服聊天王者。
那場面,“史詩級”精彩。
一日,一老大爺用改裝三輪車拖著鋼管,飛速行駛在快車道上。

譚Sir迅速出動。
大爺也不憷,對答如流。
就這樣開啟一段跨服聊天:
- 你該走哪兒?
- 到二仙橋
- 我是說你該走哪條道?
- 走成華大道

大爺態(tài)度真誠,一本正經(jīng),小小的眼睛閃出大大的疑惑。
小伙子,你咋聽不懂話呢?

另一邊,譚Sir循循善誘,并逐漸被帶跑偏。
- 你車子能拉嗎?
- 只能拉一點點
- 我是問能不能拉?
- 能,只能拉一點不能拉多了

△大爺內(nèi)心OS:我有“閃”
我們的譚Sir風(fēng)中凌亂了。
穩(wěn)住,暗自對自己說,要文明執(zhí)法,耐心執(zhí)法……
- 我是問你該走哪兒?
- 到二仙橋
- 不是,你走哪根道?
- 走成華大道

得嘞。
又繞回來了。
譚警官繼續(xù)追問,試圖拉回自己的主場。
奈何大爺思路清晰,并且已經(jīng)是諧音梗高階學(xué)員。
- 你的車怎么這樣拉貨,能這樣拉嗎?
- 他們叫我拉去用來救火的
- 你拉的礦泉水嗎?這(鋼管)是滅火的?
- 它能放火
- 這可以放火?那就是縱火犯了
- 它燃不起來
- 你這是防火的是吧

害。
可算整明白了。
“啟發(fā)式教學(xué)”,大爺也活學(xué)活用了。
大喘氣式向譚警官科普,這鋼管如何防火。
原來,消防隊隔壁的菜市場,就差這些材料,用來做搭棚子的鋼架。

眼看進度條撐不住了。
譚Sir抓緊回到正題,教育大爺,電瓶車甭管成華大道,還是什么大道,都可以走,但得走非機動車道。
另外禁止違法牽引,此舉屬實危險。
彈幕有質(zhì)疑大爺智力的網(wǎng)友,怕他理解不了。
拜托。
你以為這跨服王者是真糊涂?
要Sir說,這是大隱隱于市的大師啊。
你看他,末了都不忘埋下一波暴擊傷害:
- 怎么看你是故意來上電視的
-長得不好看,不想上電視
電視上看到我們都不好看

03
巴蜀多奇志
這次通過重溫經(jīng)典老番,Sir發(fā)現(xiàn),巴蜀寶地笑星是真多。
2017年,《譚談交通》停播。
12年間節(jié)目從海量素材中,精選出有趣的民間段子真人真事。
因為節(jié)目很火,當(dāng)?shù)厝死习傩斩枷矚g譚警官。
被教育了,也很少有氣急敗壞的。
反而涌現(xiàn)了一大批奇人,在攝像機前上演騷話絕活。
多的是高手在民間,草根出神仙。
有廣告鬼才——一對神秘師徒,騎一輛前臉消失的小摩托,司機穿著拖鞋,臉貼在儀表盤上開車,手也不把方向。
人車合一。
這是發(fā)的什么功?

△注意看腳部動作,不愧是你,天腐之國
經(jīng)了解才知道。
好家伙。
原來這輛車已經(jīng)被騎爛了,師父得用手捏住電線,才能繼續(xù)開。
坐后座的徒弟,得用力壓住,板凳才不會掉。


就在三人討論著摩托還是國產(chǎn)的好時,名場面來了。
師傅突然靈感閃現(xiàn),開始中插廣告:

譚Sir腦袋都暈了。
說話間,這師傅竟然認真開始安利自家產(chǎn)品,完了還大膽向節(jié)目“索要”片酬。
- 你當(dāng)我是在拍戲嗎?
你今天交通違法了,我糾正你,你還要片酬
你打廣告,還沒給廣告費呢
- 但是我們櫥柜真滴好啊
- 你還打!

哈哈哈哈哈。
都看出來了,這小伙子骨子里還是個商業(yè)奇才。
節(jié)目給Sir留下深刻印象的。
還有一位輕功大師。
夫妻二人騎一輛無牌摩托,不戴頭盔一路飛馳。
被攔下后,丈夫撂倒摩托,丟下老婆。
一轉(zhuǎn)身翻過圍欄,遁去無蹤影,消失于樹叢中。

瞧那身手,得是輕功老手了。
見到警察就跑,還以為是犯了什么大事。
結(jié)果是因為開黑摩的,一時心虛,條件反射。
輕功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已經(jīng)翻山越嶺,飄到了樹林那端。
節(jié)目最后這大哥也沒回來。
巴蜀奇才多,真乃臥虎藏龍。

還有個少林練家子。
坐在貨物堆上,左右搖晃,姿態(tài)瀟灑。

據(jù)悉,這小哥是河南人,練過少林功夫。
譚警官問他,不怕掉下來嗎。
對答如流曰:
不怕,主要有腰馬合一,有點技巧嘛。


譚Sir讓他從高處下來,名場面來了。

你這是要把我頭笑掉。
小哥表示,自己剛剛是緊張了,再來一段失傳順拐拳絕學(xué)。

Sir嚴重懷疑,小兄弟你和馬老師師出同門。
看了好多期節(jié)目,Sir最大感觸是,老成都人開朗風(fēng)趣,個個是笑匠。
愛調(diào)侃逗樂,在鏡頭前放得開。
但是呢,犯了事也敢作敢當(dāng)。
摩托爛掉還在開的櫥柜哥,生意失敗老婆跑了的氣球哥,初中文憑卻渴望知識的字母哥……
他們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
卻帶著大多數(shù)演員都缺少的信念感,認真生活著。
至于節(jié)目有沒有劇本,受訪者是不是在表演。
Sir就問一句:
什么節(jié)目會連續(xù)十幾年,用故意違法來拍戲呢?
上千期節(jié)目,搞笑是形式,嚴肅是主題。
交通安全事關(guān)生命,絕非小事。
再說了。
這么演技渾然天成的喜劇演員,這么有生活感的捧逗哏段子。
擱今天,我們還能找到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想看的,B站就有
編輯助理:布拉德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