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一部《燃燒女子的肖像》讓導(dǎo)演瑟琳·席安瑪為廣大影迷所知。
兩年后,
瑟琳·席安瑪?shù)男伦鱽砹恕?/p>
這部電影由瑟琳·席安瑪自編自導(dǎo)。
講述了一個8歲女孩的森林奇遇。
電影只有72分鐘,情緒卻十分飽滿,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電影一開始。
8歲的奈莉和養(yǎng)老院里的老奶奶們一 一告別。
外婆去世了,她和爸爸媽媽來帶走外婆的遺物。
征得媽媽的同意后,奈莉留下了外婆的手杖。
隨后,奈莉的父母帶她去了外婆生前的家,那是奈莉的媽媽長大的地方。
或許是因為外婆去世的關(guān)系,奈莉的媽媽馬里翁的情緒一直十分低落。
奈莉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卻無法理解媽媽悲傷的原因。
在外婆家住了兩個晚上后,馬里翁留下丈夫和女兒,不辭而別。
馬里翁去了哪里?還會不會回來?
沒有人知道答案。
內(nèi)心敏感的奈莉沒有詢問也沒有哭鬧,像平常一樣出門玩耍。
只不過這一次,她玩的是媽媽小時候玩過的玩具。
這是一個單拍打球的游戲。
沒想到一個不注意,球飛進了樹林里。
在找球的過程中,奈莉見到了一個穿紅毛衣的女孩。
這個女孩不僅和奈莉差不多大,還和奈莉長得極為相似。
她是誰?
她怎么會出現(xiàn)在這片之前只有奈莉玩耍的樹林里?
看到女孩正在搭建樹屋,奈莉便上前幫忙。
就這樣,兩個女孩相識了。
紅衣女孩說她叫馬里翁,今年也是8歲。
馬里翁?和奈莉的媽媽同名!這難道是巧合?
因為突然下雨,馬里翁帶奈莉回了自己家。
巧了,她家和奈莉外婆家的房屋布置幾乎沒差,院子外的籬笆也別無二致。
甚至,就連走廊墻壁里的暗格都一模一樣!
答案呼之欲出:
紅衣女孩馬里翁就是奈莉的媽媽,紅衣女孩的家就是奈莉外婆的家。
前兩天,外婆剛?cè)ナ?;現(xiàn)在,奈莉卻見到了年輕時的外婆的背影。
手足無措之下,奈莉急急忙忙跑回了家。
第二天,奈莉帶著爸爸用來捆書的繩子去樹林里找馬里翁。
兩個人一起搭樹屋,一起玩游戲,一起玩角色扮演。
在馬里翁家,奈莉見到了拄著拐杖的年輕時的外婆,并得知了一個關(guān)于馬里翁的秘密。
馬里翁將在三天后做手術(shù),如果她不做手術(shù)將會和媽媽一樣腿腳不靈便。
在馬里翁生日當天,奈莉告訴馬里翁:我是你的女兒。
馬里翁并沒有驚訝,就像當初也毫無驚訝之意的奈莉一樣。
她們自然而然就相信了這不可思議的相遇。
為了像馬里翁證明自己說的都是真的,奈莉帶馬里翁去了外婆家。
在奈莉家,馬里翁知道了自己在奈莉的時空里幾歲,知道了自己媽媽是何時去世的。
不僅如此,馬里翁還見到了奈莉的爸爸,也就是自己未來的老公。
征得爸爸同意后,奈莉去馬里翁家里過夜。
兩個人一起做可麗餅,再一次玩角色扮演,奈莉和年輕時的外婆一起給馬里翁唱生日快樂歌。
等新一天到來的時候,兩個人劃著皮艇去河流上探險。
然后,奈莉送馬里翁離開。
她們兩個人都很清楚,這是同一年紀的她們最后一次相見。
看完《小媽媽》,不免讓人想到《你好,李煥英》。
《你好,李煥英》是和年輕時的媽媽做朋友,《小媽媽》則是和兒時的媽媽做朋友,主角都在和媽媽做朋友的過程中更深地理解了媽媽。
和《你好,李煥英》緊跟大事件的設(shè)定不同,《小媽媽》的情節(jié)更偏向日常,情感更私密幽微。
奈莉和兒時的媽媽相識不過短短幾日。
在這短短幾日里,她們沒有做什么轟天動地的大事,只是像玩伴一樣一起玩耍,一起說悄悄話。
但就在最日常的玩耍里,就在最私密的悄悄話里,奈莉和媽媽的聯(lián)系變得更加緊密。
相比《你好,李煥英》的催淚,《小媽媽》中的情感顯得極為克制。
對于這場奇遇,她們并不覺得驚訝;看著彼此,她們并沒有多少好奇;面對離別,她們也沒有不舍和哭泣。
她們自然而然接受了這場奇遇,自然而然地談?wù)撝舜耍匀欢坏叵鄵砀鎰e。
仿佛她們都心知肚明,在另外的時空,奈莉的媽媽終將回來,她們終將相見。
要說電影情感最高潮的時刻,是兩個女孩一起劃著皮艇探險,一起涉水而過。
縱觀整部電影,簡單又靈動,像一個童話,也像一場夢境。
奈莉和兒時的媽媽雖然只有8歲,卻因為生活經(jīng)歷而敏感早熟。
她們喜歡玩角色扮演,煞有介事地演著成人的角色,說著故作深沉的臺詞。
角色扮演里,奈莉和兒時的馬里翁有一個共同的孩子。
這似乎隱喻著,她們都是“小媽媽”。
兒時的馬里翁是奈莉的“小媽媽”,這不難理解。
奈莉怎么也是小媽媽呢?
電影一開頭,奈莉和媽媽坐在車上,奈莉不是往媽媽嘴里塞零食,就是喂媽媽喝飲料。
相比之下,奈莉似乎更懂得照顧媽媽情緒。
《小媽媽》講兒童,也講女性。
電影里,男性角色是失語的。
馬里翁的爸爸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xiàn)過,他似乎缺席了馬里翁的成長。
奈莉的爸爸也就是馬里翁的丈夫雖然出現(xiàn)了,但卻是一個游離在私密情感之外的角色。
怎么說?
妻子的過往和小秘密,做丈夫的并不能傾聽。
馬里翁小時候搭建的樹屋,奈莉一直記得,奈莉的爸爸卻不記得有這回事。
當奈莉問爸爸媽媽那些他們兒時的過往時,做爸爸的并不會袒露內(nèi)心。
媽媽總會給奈莉說自己最私密的情感,比如晚上的床腳有獵豹的聲響,讓兒時的她害怕。
爸爸總會給奈莉說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的事,比如圣誕禮物什么的,可這些并不私人的事無法讓奈莉和他走得更近。
這也造成了奈莉和爸爸、馬里翁和丈夫之間情感的疏離。
相比之下,女性或許因為喜歡傾聽和傾訴而更容易鏈接情感。
奈莉和兒時的馬里翁躺在一起的那個晚上,
奈莉說,“我想跟你在一起”。
馬里翁很平靜地說,“嗯”。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當奈莉問她為什么不驚訝時,馬里翁說,“因為我已經(jīng)在想你了?!?/p>
這句溫柔有力的問答,讓這段穿越時空的友情更加情韻綿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