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佛教四大譯經(jīng)家之一鳩摩羅什的傳記電影《鳩摩羅什》在深圳沙井清平古墟影視小鎮(zhèn)舉行開機儀式,預計2023年上映。
電影《鳩摩羅什》劇組首發(fā)概念海報,整幅海報以黑白兩色為主,無邊大漠幻化成一片書海,鳩摩羅什大師于書海之上伏案譯經(jīng),主題內(nèi)容傳遞簡潔而清晰,同時暗含著鳩摩羅什大師對佛學的參悟以及為后世所作貢獻猶如大海般浩瀚無邊。
概念海報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對中國各方面都產(chǎn)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談及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高僧,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玄奘大師。玄奘大師前往西域取經(jīng),翻譯佛家經(jīng)典,對中國佛教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然而有一位高僧比玄奘法師還早,他就是鳩摩羅什。毛主席曾評價“鳩摩羅什對中國大乘佛教的傳播有功勞”。
鳩摩羅什是中國佛教四大譯經(jīng)家之一,一生共譯經(jīng)文74部384卷,這些翻譯而來的經(jīng)書不僅大大促進了中國佛教的發(fā)展,也對亞洲佛教史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而鳩摩羅什大師本人不僅是我國古代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綢之路上重要的中西文明互鑒使者,更是開創(chuàng)民族團結(jié)的先驅(qū);泰戈爾有句名言:“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句話正是鳩摩羅什大師一生的真實寫照。
主演蒲巴甲、主演王勁松、藝術總監(jiān)張肇達
發(fā)布會當天,電影《鳩摩羅什》編劇史壹可,監(jiān)制張進戰(zhàn),新銳導演王丹,主演蒲巴甲、王勁松等主創(chuàng)一一亮相,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特邀開幕嘉賓文夭夭到場致辭。
如今,鳩摩羅什所譯的《法華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金剛經(jīng)》等,在中國、韓國、日本、東南亞仍然受到廣泛的誦讀和研究;影片結(jié)合當下“一帶一路”文化背景,將中國歷史文化切實傳遞給世界人民,促進絲路沿線各國文化交流與合作,傳承絲路精神,弘揚絲路文化。
導演王丹
電影《鳩摩羅什》自籌備以來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開機發(fā)布會當天,電影出品人鄭廣洲,影視策劃人黃甲太,總制片人符旦嬋與所有主創(chuàng)人員全部出席,甘肅電影家協(xié)會主席、全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徐兆壽先生、鳳凰網(wǎng)華人佛教頻道主編崔明晨等嘉賓也蒞臨出席。
監(jiān)制張進戰(zhàn)、編劇史壹可
青年演員踴躍加入,老戲骨鼎立相助
鳩摩羅什大師出身龜茲皇族,為東進中原、傳播東西文化被呂光困于涼州十七年,呂光去世后,鳩摩羅什應后秦文桓帝姚興之邀到長安傳授佛學,對中原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為使片中人物更加貼合歷史,青年演員蒲巴甲、老戲骨王勁松分別闡述了對本片的理解。蒲巴甲表示,與其以往的角色相比,飾演青年時期的鳩摩羅什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如何使自己平靜,因為鳩摩羅什大師點滴皆是感動,他的偉大無法用言語描述,希望自己在創(chuàng)作中,能找到與鳩摩羅什大師共鳴的靈感。并且有老戲骨王勁松老師的加持,相信這部電影會非常精彩。而老戲骨王勁松也表示此次飾演的角色與此前的其他角色有所不同,需要以更虔誠的心態(tài)去面對。
主演蒲巴甲
力爭還原真實景象,各界人士寄予厚望
據(jù)影視策劃人黃甲太透露,為提升影片觀感,主創(chuàng)團隊一行曾多次分別前往鳩摩羅什的出生地龜茲(今新疆庫車市)、東進路上,鳩摩羅什為愛駒所立的敦煌白馬塔、鳩摩羅什生活了17年的涼州城(今武威市鳩摩羅什寺)、國立譯經(jīng)場長安草堂寺(今西安草堂寺)等多地考察地貌建筑,感受人文風情,并向甘肅武威鳩摩羅什寺高僧理方法師、《鳩摩羅什》一書作者徐兆壽先生求教,力爭最大限度還原彼時景象。
主演之一王勁松
影片將從“交流”、“開創(chuàng)”、“奉獻”、“專業(yè)”四個方面詮釋《鳩摩羅什》,在情節(jié)設置上著重于歷史時代背景,表現(xiàn)他在命運的重要時刻做出的重要抉擇、他以極大毅力從西域來到長安,在促進西域和中國在文化、藝術、宗教和語言學術交流方面所做的貢獻,以及他在翻譯學領域的筑基開源之功。
甘肅省電影局、甘肅省電影家協(xié)會、深圳市相關文化單位,以及國內(nèi)諸多文化單位、文化企業(yè)均對電影開機發(fā)來祝賀與寄語,并對影片給予充分的肯定與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