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4月19日院線上映的兩部海外新片《金的音像店》和《瘋狂星期一》,在國內的第一次亮相都是在去年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進行展映。
《金的音像店》在北影節(jié)放映后口碑爆棚,豆瓣評分高達8.6分?!动偪裥瞧谝弧芬彩钱攲谜褂称?ldquo;最難搶票”的電影之一,更引起國內創(chuàng)作者的興趣,將改編成中國版。
在北影節(jié)前,這兩部影片都沒有很高的知名度,北影節(jié)如何選中這兩支“潛力股”?其次,電影節(jié)火爆不代表進入院線后也能賣座,目前,《金的音像店》票房剛過百萬,《瘋狂星期一》票房僅30多萬,從電影節(jié)爆款到院線遇冷,其中發(fā)生了什么?今年北影節(jié)展映還有沒有類似的選片以及已經火爆的海外佳作出現,可能引進中國市場呢?
帶著這些疑問,1905電影網獨家專訪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北京展映”策展人沙丹,揭開北影節(jié)爆款外片進入國內的秘辛。
《金的音像店》、《瘋狂星期一》
北影節(jié)如何發(fā)掘“冷門寶藏”?
4月舉行的北影節(jié),會提前關注近半年來在全球各大電影節(jié)首映的新片,比如1月的圣丹斯電影節(jié)、3月的柏林電影節(jié),從中尋找適合在北影節(jié)放映的優(yōu)秀作品。
《金的音像店》曾入圍去年圣丹斯電影節(jié)觀眾獎未來創(chuàng)新獎,這部紀錄片聚焦一家位于紐約的錄像帶出租店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具有非常強烈的迷影氣質。沙丹帶領的策展團隊發(fā)現非常適合拿到北影節(jié)放給影迷觀看,果然展映后深受好評。
今年北影節(jié)展映片單里也有不少類似《金的音像店》元電影式的新片,包括《蒙太奇大師與我》《幽靈肖像》《Single8》《下一鏡》等。
其中,《Single8》充滿日本特攝片情懷,觀眾反響火熱,豆瓣開分達8.4分,可以說是今年北影節(jié)展映冷門新片里出現的一大黑馬。
對于《瘋狂星期一》在去年北影節(jié)一票難求,沙丹坦言始料未及,后來回想影片的時間循環(huán)結構非常新奇,打工人的主題也很貼近國內上班族群體的情緒話題,或許是該片在電影節(jié)火爆的原因,之后上影節(jié)繼續(xù)選擇本片展映,開票立馬售罄,所以吸引到國內片商的注意,買下版權引進院線公映。
“為觀眾帶來電影”和“把電影帶給觀眾”是北影節(jié)策展工作的兩大思路方向,沙丹介紹,“為觀眾帶來電影”意味著投觀眾所好,把最新修復版本、恰逢上映紀念節(jié)點的影史經典老片帶給國內觀眾;而“把電影帶給觀眾”考驗著選片策展團隊的眼光,主動發(fā)掘值得向觀眾推薦的最新電影。
“電影節(jié)把一部外國新片帶到了公眾視野,得到了觀眾的高評價,之后可能就會讓國內的片商買家看到這部電影的潛力”,沙丹強調,北影節(jié)的重要作用是為產業(yè)賦能,為電影交易做貢獻,擴大中國電影市場自身的吸引力,同時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電影節(jié)爆款引進國內院線遇冷
票房不是唯一生意!
《瘋狂星期一》和《金的音像店》從北影節(jié)展映到引進國內院線公映,印證了北影節(jié)“把電影帶給觀眾”的成果。但是《瘋狂星期一》基本屬于“零宣發(fā)”,《金的音像店》走藝聯分線發(fā)行模式,兩片上映后的票房都很低。
沒有號召力的明星、小眾的題材類型、相對冷門的檔期、有限的發(fā)行規(guī)模和宣傳成本投入都是構成影片沒有高票房的因素。從片方角度而言,都希望影片能夠票房大賣,如何在宣傳上打出“破圈”的組合拳,都需要進一步探索。
但是,院線票房并不是這些影片考量效益的唯一標準。
“這是一個精算的算盤,不能簡單用電影票房去衡量它的價值。”沙丹以《金的音像店》舉例,本身就不具備能夠在院線大賣的基礎,但是這部電影的高口碑有長線釋放的價值。從前端北影節(jié)的發(fā)掘、藝聯引進放映,到電影下線后,或許能在中國電影資料館的藝術影院進行長線放映,形成一個閉環(huán)的產業(yè)鏈,引進片商也能從中獲得更多收益。
它們瞄準的不僅僅是影院端,流媒體、電視、短視頻平臺等多種分發(fā)渠道都能擴大回收,引進海外佳作還能為片方在業(yè)內贏得名聲。
尤其這些外片順利登陸院線后,相當于有了一張在國內分銷的“通行證”,之后要進入不同平臺播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報備申請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除此之外,國內引進片商很看重受到影迷群體歡迎的“潛力型”導演,比如今年北影節(jié)“天壇獎”的入圍影片《黎明的一切》,來自日本年輕導演三宅唱。
據了解,本片已經被國內片方買下版權。三宅唱此前執(zhí)導的《你的鳥兒會唱歌》《惠子,凝視》都曾在北影節(jié)進行展映,收獲影迷熱烈支持,去年他也來到北京、武漢、成都等地舉辦個人作品回顧展,擴大了在中國觀眾里的認知度。
這些口碑積累都對他的電影未來在中國市場的落地有很大推動作用,新作《黎明的一切》在國內的報價就有了翻倍增長。
北影節(jié)升級“首映GALA”單元
這些海外新片有望引進
那么,在今年北影節(jié)亮相的一批海外新片當中,哪些有機會在未來進入中國電影市場呢?
沙丹特別介紹從以往的“驚喜首映”升級為“首映GALA”這一單元里的影片,背后的選片策略透露了不少隱藏訊息。
該單元囊括《達荷美》《廚房》《弟弟》《特技狂人》《枯草》《我是船長》《出發(fā)》《老槍》《完美的日子》《邪惡不存在》等最新中外佳作,來到中國內地大銀幕進行第一次公開放映。
在外片方面,除了已經定檔5月17日上映的《特技狂人》,北影節(jié)策展團隊認為其它外片都有極大可能引進國內院線或流媒體平臺,也有國內買家已經買下在中國的發(fā)行銷售版權,比如《完美的日子》《枯草》《邪惡不存在》等。
以維姆·文德斯導演、役所廣司主演的《完美的日子》為例,這部橫掃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日本電影學院獎、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的高分佳作,相比同單元的其它影片,在北影節(jié)只排了2個場次,且場場爆滿。沙丹透露,實際上還可以多排幾場,因為片方想爭取上國內院線,為日后公映留存更多受眾空間,所以在電影節(jié)沒有排太多場次。
這一單元里的電影《弟弟》值得重點關注。這是華人導演王湘圣的首部劇情長片,陳沖參與出演,在今年年初的圣丹斯電影節(jié)上獲得劇情片觀眾獎,定檔7月26日北美上映,由焦點影業(yè)負責全球發(fā)行。
“過去在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極為罕見能放映一部在北美還沒有公映的影片”,沙丹認為,《弟弟》能在北美公映前率先到中國內地進行放映,預示未來有很大機會引進國內市場。
另外,近年來北影節(jié)“天壇獎”主競賽單元的選片考量除了注重影片的藝術性和思想性,更傾向選擇故事表達比較通俗、具有商業(yè)賣點的電影,比如分別入圍前兩屆“天壇獎”的《速度與愛情》和《惡世之子》,之后都登陸國內院線銀幕。
今年“天壇獎”的選片方向同樣如此。入圍影片《直面死亡的男人》的導演泰穆·尼基,其前作《一個不愿觀看《泰坦尼克號》的盲人》曾在2022年獲得北影節(jié)“天壇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三項大獎,今年他攜新片再度入圍。《回到亞歷山大港》主演是《何以為家》導演娜丁·拉巴基,《何以為家》曾在中國院線收獲3.76億票房,創(chuàng)造市場驚喜。
這些“老朋友”與北影節(jié)的聯結加深,通過北影節(jié)的平臺也提升了國內觀眾對他們的認識。如果入圍影片在電影節(jié)放映后收獲良好口碑,或奪得獎項,往后引進國內公映的幾率也會很高。
在沙丹看來,隨著電影節(jié)文化越來越成熟,觀眾群體越來越大,放映的電影應該是老片越來越少,新片越來越多,而能夠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新片也應該越來越多,這是未來北影節(jié)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