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立冬該吃餃子還是冬至吃餃子?這問題每年都有人問。其實北方素有立冬吃餃子的老講究。所謂“交子之時”,意思是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交錯的節(jié)氣,在“交”子之時吃餃子,正有順應(yīng)時節(jié)交替之意,寓意著新舊轉(zhuǎn)換。
而餃子這件吃食,在影視作品里,從來不只是填飽肚子的食物,它被導(dǎo)演們賦予了太多深意。今天立冬,就讓我們就著餃子,回味光影世界里的百味人生。
《邪不壓正》:餃子里的江湖規(guī)矩
姜文執(zhí)導(dǎo)的電影《邪不壓正》里,那場發(fā)生在餃子宴上的戲堪稱神來之筆。廖凡飾演的朱潛龍與姜文飾演的藍青峰一起吃飯,圓桌中央擺著剛出鍋的七個餃子,可誰都明白,這頓飯吃的不是餃子,是一場交易。
朱潛龍先是用筷子夾餃子,藍青峰立刻拿起醋給朱潛龍倒上,朱潛龍見狀就把筷子放下了。這個看似隨意的舉動實則暗藏玄機,被放下的餃子和筷子意味著朱潛龍明白只有事兒談成了,才能吃上餃子。

鏡頭特意給了餃子一個特寫,白胖的餃子在精致的瓷盤里冒著熱氣,如此誘人的餃子卻無人夾起。

在這場對話的結(jié)尾,朱潛龍口頭上應(yīng)下了藍青峰的請求,再次夾起餃子準備吃,卻被另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再次打斷。餃子又被放下了,這也代表這場交易沒有“圓滿”。

姜文用這盤餃子構(gòu)建了一個江湖規(guī)矩的隱喻:包餃子要講究餡料配比,就像江湖要講究勢力平衡;下餃子要掌握火候,就像處事要把握時機。而這份餃子是否下肚,代表著一場飯局談判的結(jié)果。

這場戲里的每個餃子都像是一顆棋子,在江湖這盤大棋局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解救吾先生》:審訊室里的晚餐
說到《解救吾先生》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戲,當屬王千源飾演的綁匪張華在警局受審時的那場戲。張華因為綁架香港電影明星吾先生(劉德華 飾)而落網(wǎng),面對警方的審訊,他居然氣定神閑地提出要吃餃子。

在冰冷的審訊室里,警察真的給他端來了一盒餃子。華子戴著手銬,卻依然慢條斯理地夾起餃子,吃得有滋有味。這個場景充滿了戲劇張力:一邊是嚴肅的審訊,一邊是嫌犯悠然自得地準備享用美食。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他吃餃子時的表情,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慌張或悔意,反而帶著幾分戲謔和享受。仿佛這頓餃子是他精心策劃的犯罪劇本的完美收場。餃子在這里成了反派角色展示其囂張氣焰的道具。

熱氣騰騰的餃子本應(yīng)是溫情的象征,在這里卻成了一個冷冰冰的工具,讓觀眾感受到刺骨的寒意。
《水餃皇后》:一座城的溫度
如果說前面的餃子都帶著戲劇的夸張,那么《水餃皇后》里的餃子則充滿了人間煙火的真實質(zhì)感。這部電影最打動人的,是它對包餃子這個過程近乎虔誠的刻畫。

帶著兩個女兒來到香港討生活的青島姑娘臧健和(馬麗 飾),為了維持生計撫養(yǎng)女兒,臧健和決定賣水餃謀生。從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之后的門庭若市,身邊嘴硬心軟的紅姐(惠英紅 飾)、華哥(朱亞文 飾)、糖水伯(袁富華 飾)都給予了她不少力量。堅持不懈的她把水餃生意越做越大,人生之路也越走越寬。

鏡頭細致地記錄著臧健和如何精選食材:豬肉要三分肥七分瘦,白菜要切得粗細適中,連蔥、姜、水的比例都有獨門秘方。

深夜的廚房里,她一個人和面、拌餡、搟皮,每個動作都透著匠人的專注。每次餃子下鍋,在沸水中翻滾時,升騰的蒸汽仿佛也帶著希望的溫度。哪怕日子過得七零八落,只要餃子還在鍋里翻滾,希望就還在。這哪里是吃餃子,分明是吃下去一份熱氣騰騰的活下去的力氣。

電影中最動人的是鄰里巷弄間的餃子情誼:收攤后總會多包幾盒餃子送給街坊鄰居,夜市老主顧們把她的餃子攤當作深夜食堂,失戀的年輕人、加班的白領(lǐng)、出租車司機,都能在這碗餃子中找到慰藉。透過一顆顆手工餃子,我們看見的是市井生活中最質(zhì)樸的人情味。
餃子在銀幕上扮演著多重角色。它是一種心靈安慰,是氣氛擔當,是規(guī)矩,也是傳承。
這個立冬,當你夾起熱氣騰騰的餃子,不妨也打開一部好電影——食物暖胃,故事暖心。在寒冷的季節(jié)里,給自己一份由內(nèi)而外的溫暖。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