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合照
1905電影網(wǎng)訊 6月12日,第十九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中國功夫世界心”論壇活動在上海新衡山電影院舉辦,“成龍動作電影周”由此開幕。活動由著名主持人陳魯豫主持,演員成龍、導演陳德森、武術導演錢嘉樂、美國導演山姆·雷米作為嘉賓出席了本次論壇。論壇圍繞功夫片的過去和未來,功夫片的中西差異等話題展開了熱烈探討。
山姆·雷米與成龍
動作戲也要有愛與和平 武俠主義是我們獨有的
在成龍或的商業(yè)成功之前,動作片在國外是一種很殘忍的電影類型,限制級的血腥暴力在所難免,但成龍想做出自己的風格:“我的動作不需要那么血腥,我的動作戲都是很瀟灑很漂亮……三歲到八十歲的人都會看我的電影,所以我一直保持這種心態(tài)去拍這種電影”。此外成龍認為,動作片里面也有愛與和平,比如《天將雄獅》《玻璃樽》。“我希望在電影里面把武的道德宣揚出去。”
成龍的這種風格得到了在場的美國導演山姆·雷米的肯定:他是當代的查理?卓別林,即興表演非常流暢,對于時間的把握非常好,動作設計非常精當,也善于使用道具。但是我覺得成龍對我最大的影響,是他的大多數(shù)電影都能表現(xiàn)出一種正能量。
陳德森認為,好萊塢之所以這么喜歡香港的動作電影,是因為我們的武俠主義是西方人沒有的。“他們把《英雄本色》選為當年十大同性戀電影之一;古龍小說里面,兩個高手要對決,其中一個高手江湖上很多人要殺他,另一個高手會先把那些要殺掉他的人殺掉才去殺他……他們覺得那個情懷很奇特,覺得只有你們黃種人做得出來。他們就把這套方式帶進好萊塢。”
成龍
劇情比功夫重要 哪天拍沒有打戲的片我就成功了
“以前的動作電影我現(xiàn)在看著起雞皮疙瘩。我們以前很注重漂亮,不是很重視故事。你看《醉拳》一打半個小時,我現(xiàn)在自己都看累了……”成龍說道:“美國是品質、劇本、燈光、攝影才到動作。我們香港以前的電影是動作、動作、危險動作、劇本、攝影都沒關系……”
錢嘉樂印證了成龍的看法:“以前是這樣的。我十四歲就當武行了。以前都不知道為什么打,一打就是半小時。以后拍《旺角黑夜》慢慢去學為什么有打戲。我跟爾冬升導演拍了三四部之后,慢慢覺得動作是跟著劇本去學的。我們的香港電影慢慢進步了。”
成龍也坦言,“成龍=動作片”的標簽也給他帶來了痛苦:“本來《玻璃樽》是張惠妹和鄭中基主演的,本來是沒有動作的,但成龍電影不能沒有動作就加了動作。很難,我很想拍一部電影一拳都沒有。我希望有一天真有一部沒打的那我就成功了。
而陳德森也面臨過同樣的困難:“你看《英雄本色》記住的是兄弟情義不是打打打……其實你故事不扎實人物不出彩的話是沒有辦法立得住的。我拍《十月圍城》兩個小時的電影,嘗試前一個小時不打,后一個小時再打。監(jiān)制陳可辛說這樣會有很大壓力,觀眾認為你是動作片導演,你不打他們不滿意。但我堅持讓觀眾愛上我的人物,打的時候他們才會關注他的死活。事實證明這個小實驗是成功的。”
成龍
不要總認為老外丑化我們 中國人要有自信
陳德森談到上一部戲《一個人的武林》去一些大學講課的時候,他問在場多少觀眾在學中國功夫,大概三四百人的禮堂中只有六個中國人舉手。但是他去英國一千人的禮堂,卻有七八十個西方人舉手。而這次活動現(xiàn)場的四百人中,現(xiàn)場舉手的八個觀眾中也有兩個是外國人。“中國功夫就像昆曲,就要擺到博物館了,”陳德森并不掩飾自己的悲哀。
成龍也說道:“我常常跟人家講,不要認為去外國拍片,客串一個角色就是丑化我們。包括我以前已經(jīng)是東南亞最紅了,還是要跑到美國去學英文……我還演過ABC,我英文爛得一塌糊涂,觀眾怎么會接受呢?他們不會為我去寫這個劇本,我就走掉了。
包括我在奧斯卡頒獎,自己去設計一些東西,比如說因為頒獎嘉賓比較高,我就跳起來拿獲獎名單,這樣很好玩兒啊。結果放出來別人就講成龍你為什么這么做?他們在丑化我們中國人……其實個人來講很多人不去爭取時間學英文不去學東西(只知道一味抱怨)……所有我們香港動作片里面很多販毒的都是歐美的,但人家從來沒有講你們香港人丑化我們美國人,對不對?”(注:這一幕發(fā)生在第68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借《紅番區(qū)》在好萊塢打了翻身仗的成龍被邀請與籃球巨星賈巴爾一同頒獎)
“首先我們做任何事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你強大了,你自己好了就什么都好,”成龍總結道。
據(jù)悉,本次“成龍動作電影周”將從6月12日持續(xù)到16日,期間有包括《老手》《邊境殺手》《秘密特工》等作品在內的18部國內外動作電影參加展映。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