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張解釋不同幀率效果的圖片中,60幀明顯更流暢 |
幀數(shù)影響到底有多大?
嚴格來說,我們所說的120幀是指每秒的畫面幀數(shù)為120,這個概念其實是幀率。但因為口語的習慣,我們也常常叫成幀數(shù)。那么李安采取的120幀的技術對于電影本身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小電從已觀看過的24幀/2K/3D(博納影城朝陽門店3號廳)和120幀/4K/3D(博納影城朝陽門2號廳)的兩個版本進行對比,來看看到底有什么不同。
在李安采取的新技術中,這幾個單位里,幀數(shù)對于電影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流暢度。
最明顯的體現(xiàn)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里,就是開始段落中的幾處鏡頭。一處是在墓地,悼念死去的士兵,鏡頭從墓碑移動至棺木前站立的士兵,24幀電影的鏡頭移動明顯感覺到速度很快,在動態(tài)的鏡頭中產(chǎn)生模糊拖動痕跡較高,這樣會對觀眾造成暈眩的體驗。而在120幀中,由于每一秒里的幀數(shù)增加,這一鏡頭相比較速度沒有那么快,24幀時的體驗基本沒有。
另一處鏡頭就是新聞發(fā)布會上,從比利·林恩的角度拍攝過去一排啦啦隊員,鏡頭再移回比利·林恩的臉,這一系列的動作相比較24幀來說,動態(tài)模糊基本沒有。所以也很難產(chǎn)生被鏡頭晃暈的體驗。
另外,李安在這部電影中運用了手機短信和VCR錄制的兩個元素。這兩個元素也能夠讓觀眾基本感受到流暢度的不同,手機短信打字時的單詞以及VCR錄制一次次的切換都能夠感受120幀的流暢度要更好。
此外,120幀除了畫面流暢度的不同以外,加之4K清晰度的增加,很多觀眾有一種觀看高清電視的感受,而此時電影就會變得不真實,因為故事在技術的幫助下會變得真實。有一處比利·林恩殺死敵人的鏡頭,120幀的情況之下這一幕太過真實,對于某些觀眾來說,甚至會有些不適。
在伊拉克市場的那一場戲,暗沉通道的動物和人在120幀版本的技術下都會顯得更加清楚,周圍的環(huán)境也會像是身處其中。
這又涉及到李安新片宣傳時另一個詞:沉浸感。這種沉浸感的體驗在中場秀這場戲時十分明顯,你會發(fā)現(xiàn)你此時身處萬人體育場,碧昂斯和比利就在你身邊。
當然了,120幀改變的只是流暢度,博納影城二號廳里的頂配設備是120幀/4K/3D/28FL,28是目前能夠達到的最大的亮度,除了120幀之外的其他幾種元素對于電影都有影響。以至于在觀看120幀版本時,能夠看清楚漂浮在空中的灰塵,能夠身臨其境。但是身臨其境也不是所有的廳所有的座位都可以感受得到的。
相比于迷戀幀數(shù),你更該看中的是亮度
讀完上述觀后感,你對不同版本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應該已經(jīng)有了大致的了解。然而那些看起來就讓人頭大的花式技術指標,你可能依然沒有興趣去仔細分辨究竟哪一項對觀感影響更大。小電給你總結的答案是:不必過分迷戀120幀。事實上,銀幕亮度對這部影片效果的影響更大。
此前,在我們與醫(yī)學專家的對話中,人眼對于“高幀數(shù)與更高幀數(shù)”識別存在局限這一觀點已經(jīng)得到了對方的科學驗證。而小電也提到,普通影廳60幀、24幀版本直觀視覺感受區(qū)別甚微,造成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們的影廳亮度參數(shù)是完全相同的。
不過,目前市場中所有支持120幀格式放映的影廳,其亮度參數(shù)均遙遙領先于普通3D影廳4.5FL的亮度標準:博納影城經(jīng)過特殊改造的影廳亮度達到28FL,杜比影院的3D畫面亮度也有14FL。無需置疑,這些版本有了雙重加持,效果自然非常出眾。
除此之外,Real D公司此前宣布,內地將有超過1600個Real D影廳支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60幀3D版本的播放,而其中有221個廳能夠達到6FL的亮度標準,這也給你在購票時增添了一個選擇。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