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4年前,我們見證了“大圣歸來”。
如今,又迎來了“魔童降世”。
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簡稱《哪吒》)上映首日總票房突破1.6億。
豆瓣評分一路上漲至8.8分(如今為8.7分),在貓眼、淘票票等平臺更拿下接近滿分的逆天評分。
在這個平靜得有些乏味的暑期檔,“哪吒”像個從天而降的魔童在戲里戲外都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經歷了《大圣歸來》的橫空出世,《大魚海棠》《大護法》《風語咒》《白蛇:緣起》等口碑作品的前赴后繼后,《哪吒》似乎以一種更為成熟的姿態(tài),讓國漫在故事和技術層面都抵達了現(xiàn)階段的巔峰。
就像電影中哪吒喊出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樣,整部動畫從情節(jié)到特效都洋溢著一種恣意張揚的狂勁,而導演本人從醫(yī)學生轉行動畫,十年厚積薄發(fā)的經歷也頗有“逆天改命”的意味。
上映之前,小電君專程與導演餃子聊了聊這部“爆款”動畫背后“不認命”的創(chuàng)作故事。
最丑哪吒與最帥敖丙?
戲里戲外打破成見
年初,《哪吒》首曝預告時曾因為顛覆性的人物造型引來質疑聲一片。童年記憶里的少年英雄小哪吒突然變成了畫著煙熏妝的混世魔童,多少讓人有些始料未及。這些前期的非議之聲與如今看片后的一片好評對比起來,簡直是活生生的大型“真香”現(xiàn)場。
對此,導演笑稱,這種戲外的“真香”效應其實和電影里哪吒的遭遇如出一轍,“既然我們希望哪吒最終要打破成見,那一開始就要讓這個形象產生成見,所以就選了這么一個讓人感覺很丑的形象。這樣一來,所有百姓對他的偏見,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現(xiàn)實中也是一樣,現(xiàn)在就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設計師都知道如果設計一個乖萌可愛的形象,是閉著眼睛一畫一個準,因為這些東西都是有套路的。當時我們做了100版哪吒的形象有很多是這種方向的,但都被我們否決了,因為那樣太沒勁了。如果現(xiàn)實中,觀眾看了這個故事,能喜歡這個丑丑的哪吒,同樣也是一次打破成見的過程。”餃子說。
不僅僅是哪吒,戲中的各類人物都多多少少地承載著打破成見,逆天改命的使命,例如傳說中被抽筋扒皮的龍王三太子敖丙,就在動畫中搖身一變成了靈珠轉世的翩翩美少年。
談起這位“史上最帥”敖丙,餃子透露,一開始敖丙這一角色確實曾被設計成純粹的反派人物,但后來發(fā)現(xiàn)不符合影片的主題,“這不就正中了‘貼標簽’那個詞嗎?我們本來就想強調善中有惡,惡中有善,人性是很復雜的,所以我們不想要一個臉譜化的人物,就不斷深挖,包括龍宮的設計、龍王的遭遇也是為了體現(xiàn)這個中心思想。”
至于如今火遍全網(wǎng)的“藕餅cp”和各種衍生創(chuàng)作,餃子直言這實非自己本意,“一開始就是做得就是純粹的友情,他們兩個在各自長大的環(huán)境中都非常的孤獨,缺乏朋友的認可,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惺惺相惜的朋友,就非常珍惜這種友情,但具體觀眾怎么解讀,只能交給他們了。”
“藕餅CP”(網(wǎng)友自制圖片)
無論是《大圣歸來》還是《哪吒》,在解構經典名著和神話傳說時,如何把握好改編和顛覆間的尺度,都是擺在導演面前的難題。
餃子表示自己在這方面的“負擔”沒有那么重,因為原著故事中本來就有許多不符合現(xiàn)代價值觀的內容,比如哪吒秉性頑劣,總是選擇用暴力解決問題,再比如哪吒和李靖之間有些畸形的父子關系,“原作中哪吒和父親是不共戴天之仇,看似是在反抗父權,其實沒反抗對。”
于是,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餃子和團隊借鑒了《哪吒鬧?!返葎赢嫷牡母木幗涷灒趸嗽械谋┝?、仇恨和殺戮,放大了更能引起觀眾共鳴的親情和友情元素,“我們需要有我們的精神內核,更符合時代精神的東西,我希望這個作品更多的充滿著愛,包容、支持和理解。”
棄醫(yī)從“漫”
導演:我不叛逆,我很乖
導演餃子大學畢業(yè)于華西醫(yī)科大學醫(yī)學專業(yè)(現(xiàn)在的四川大學華西醫(yī)學院),看似與動畫沾不上邊,但從小喜歡動漫的他在大學三年級時偶然接觸到了三維動畫軟件,發(fā)現(xiàn)自己一個人也能創(chuàng)作三維動畫,便就此打開了他的“動畫之門”。
導演餃子
畢業(yè)后,餃子沒有按部就班地成為一名醫(yī)生,而是悶頭搞起了自己的動畫短片,一搞就是三年零八個月,他的QQ簽名很能形容他那時候的狀態(tài),“俺別的優(yōu)點沒有,就是有把子力氣。”
回憶起這段“轉行”經歷,他坦言,當時頂著很多的壓力和不理解,“親屬會覺得你這樣太不務正業(yè)了,好不容易考到一個好的醫(yī)學院校,踏踏實實點吧,折騰什么呢?”
因為不是動畫科班出身,他在找工作時也時常碰壁,抱著想做屬于自己動畫作品的念頭進了一家廣告公司,才發(fā)現(xiàn)理想與現(xiàn)實間的距離,“那時的廣告公司,別說做動畫作品了,就是接單,都感覺朝不保夕,老板活得也挺難的,最后就轉行去做家具去了,我還想堅持一下,只能自己在家里悶著,做出好作品證明自己。”
短片處女作《打,打個大西瓜》幾乎由他個人獨立完成,2008年問世后就曾在國內外27個專業(yè)大賽上拿下30多個獎項。因為影片富有想象力的動作設計,超前的動畫審美曾被不少粉絲視為“國漫之光”。
餃子的短片處女作《打,打個大西瓜》
但在《打,打個大西瓜》后,受行業(yè)整體環(huán)境的影響,餃子的動畫之路并非一路順遂,十年間除了《哪吒》僅完成了一部動畫短片——《老板的女人》。
“中國動畫市場那個時候非常慘淡,基本上所有的從業(yè)人員,都把智慧用在了怎么樣壓低成本,活下去上面。更不會有投資人愿意投資這個行業(yè),因為投了之后沒有什么賺錢的案例,有案例可能也是比較低幼的那種。”餃子說,“但我在轉行之初,就決定不想做那種東西。所以就一直在尋找機會,完成我做自己動畫的夢想,也經歷了很多挫折。不順的時候只能靠接單,勉強為生。”
無論是棄醫(yī)從“漫”的特殊經歷還是“十年磨一劍”的堅持都讓不少觀眾在導演身上看到了哪吒叛逆“不認命”的影子,但他卻笑著表示,“我不叛逆,我很乖。只是一路堅持了下來,最終等到了一個人做動畫長片的機會,所以想要做這樣一個扭轉命運的,打破成見的主題。”
集行業(yè)之力
20多家公司與1600多人
《哪吒》歷時2年劇本打磨、 3年制作,最終成型。成片的2000多個鏡頭有1318個是特效鏡頭,占比達到80%,由遍布全國的20余個動畫團隊共同完成,總參與人數(shù)高達1600多人。在《哪吒》的出品方中,我們還看到了曾打造《大圣歸來》的十月文化的身影。
《哪吒》和《大圣歸來》聯(lián)動
從這一角度看,《哪吒》的“降世”頗有“集行業(yè)之力”的意味。
對此,餃子坦言,采用這種模式多少有些“不得已而為之”,“有一些特效,我們也想找大的特效公司,但預算太低了,大特效公司都不接單。其實,最后很多小公司做下來都虧本,但大家還是非常認同這個主題,都憋著一股勁,想跟觀眾證明國產動畫能做好,所以愿意為這部作品付出。”
在《哪吒》的眾多場景中,投入心血最大的要數(shù)“江山社稷圖”和結尾的決戰(zhàn)段落。據(jù)導演透露,“江山社稷圖”的靈感來自于中國的盆景藝術,“每個大荷葉上都有一個小的世界,都是一個盆景的布置,有各種稀奇古怪的山石、雪山、荒漠、瀑布等等。”其中,僅“江山社稷圖中四個人搶筆”這一小部分的草圖就足足耗時2個月時間才打磨完成。
影片結尾處高潮迭起的“冰與火”決戰(zhàn)更是全片特效難度系數(shù)最高的部分,“決戰(zhàn)是從制作周期一開始就開始制作了,因為是不斷迭代的,所以從頭到尾‘決戰(zhàn)’這一段就一直在做沒停過。”
其中的不少畫面,如火焰將冰山包裹吞噬、擎天的巨型水柱都是全新的概念,找不到參考,只能由團隊一遍一遍地摸索試錯。用影片監(jiān)制易巧的話說,“餃子和團隊用了三年時間‘死磕’這塊硬骨頭,本身也有點不認命的意思。”
《哪吒》“降世”的過程對于導演餃子而言也像是“重生”的過程。回想起十幾年前,他剛剛入行時的市場環(huán)境,餃子直言“中國的動畫產業(yè)一直都在變好,更新迭代很多,留下的人都在用熱情和愛好堅持著,產業(yè)也在不斷地完善。”
在與幾十家水平參差不齊的動畫公司協(xié)調、溝通的過程中,他也切身地感受到了中國動畫產業(yè)在工業(yè)體系流程上的不成熟,“壓力最大的就是制片工作,各個公司用的軟件不一樣,出現(xiàn)各種問題后,很難解決,整個工業(yè)體系也不統(tǒng)一,大家都是各用各的習慣來做,但最后好歹還是合出來了,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不少業(yè)內人士在看片后,都盛贊《哪吒》代表了中國動畫在故事和技術上的最高水平,“國漫崛起”也再度成為行業(yè)關鍵詞。
對此,導演表現(xiàn)得相當冷靜。
“‘崛起’說明我們這行還不行,什么時候,大家只是說某部動畫好看并以此為常態(tài),那才意味著我們這個行業(yè)進入良性發(fā)展了。只有有足夠多優(yōu)秀的作品出來,才會吸引來更多的投資,讓投入這一行的年輕人能賺得到錢養(yǎng)活自己。有這種自豪感,驕傲感,這個行業(yè)才有希望,這個東西沒有捷徑。所以我希望之后能有更多的好作品百花齊放,這樣才能把整個動畫行業(yè)撐起來。”
談到未來,導演透露:《哪吒2》已經在路上,“神話三部曲”也早在籌備制作中。
哪吒和國漫的“命”,還要由如餃子這樣的中國動畫人自己定義。
[1905電影網(wǎng)]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