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我們寫過這樣一個女人:
30年無愛婚姻,和丈夫保持AA制。
遭受過精神和身體上的虐待,完成了妻職、母職后終于決定出走:
一個人,自駕游,沒有目的地,沒有歸期。
出游三個月,吸引了全網(wǎng)關(guān)注。
(想知道蘇敏過去生活報道的,可以點這一篇:
無愛30年后,56歲的她因“私奔”爆紅:女人后半生,自私就對了?。?/p>
三個月過去后,蘇敏已經(jīng)從一個普通的56歲阿姨,變成了一個網(wǎng)紅。
采訪她的媒體,一家接著一家。
傾聽她的故事,也記錄她的變化。
有時候,她被描繪成了一個“自由女神”:
敢于沖破婚姻的牢籠,打破年齡的限制,去追求精彩的生活。
但有的時候,她又會流露出怯懦守舊的一面:
回避離婚這個話題、討厭金智英那樣的女人、覺得忍讓勤勞是女性的美德...
真實的蘇敏,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離家出走半年后,現(xiàn)在的她到底過得怎么樣了?
她發(fā)財了嗎?還會繼續(xù)往前走嗎?又或者是準備回家了?
懷著種種疑問,木棉說找到了蘇敏,跟拍了她兩天一夜。
三個月過去了,她已經(jīng)開始“浪”起來了。
木棉說鏡頭下的蘇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生命力。
這個視頻,絕對是這個三八節(jié)最不容錯過的故事。
出來半年后,蘇敏丈夫還是那么吝嗇。
她出來幾個月從來沒有和她聯(lián)系過,有天突然給她打電話,開口就是讓她還錢:
前幾天她開車時一不留神上了高速,ETC就扣了81塊錢。
丈夫認為ETC綁定的卡是他的,催促著讓蘇敏還這81塊錢。
蘇敏和記者說起這事兒時,笑著說自己“很寒心”。
但聽她語氣,似乎已經(jīng)不再把這些事兒放心里了。
這次和蘇敏相處的兩天里,她很少提及過去的困難了。
三亞的陽光很溫暖,仿佛把蘇敏過去生活的陰霾全都驅(qū)散了。
絕大多數(shù)時候,蘇敏臉上都洋溢著一股欣喜和滿足的笑。
她會開心地和我們介紹三亞當?shù)氐奶厣?,也會頗有洞察力地和大家分析,哪個海灣風景又好人又少。
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來都來了,總要感受一下吧”。
所以,就算不會游泳,蘇敏也敢去嘗試沖浪。
從挑選沖浪板,到涂抹彩色防曬霜,再到抱著沖浪板開心地沖向大海,蘇敏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孩子。
一次次摔倒在海里,又一次次重新爬上沖浪板。
當她第一次在沖浪板上站起來時,在周圍看了很久的陌生人們都開始為她鼓掌。
青春好像在57歲的蘇敏身上重現(xiàn)了,莫名讓人淚目。
當一個人對現(xiàn)在抱有極大的期待和熱情時,對過去也會慢慢釋懷。
幾個月前的采訪里,蘇敏一被問到過去,狀態(tài)就會變得低沉而脆弱。
但現(xiàn)在,她提起過去時,已經(jīng)能用一種風輕云淡的語氣和我們說:
過去的一切不太想去回憶,但它也的確造就了我今天的我。
我現(xiàn)在到底如何,那是由我做主,由我決定的。
為了輕裝前進,她終于選擇放下過去,不再回頭看。
順著目光向前,未來比過去更值得她用心品味。
02
當生活開始流動
57歲依然在成長
蘇敏的變化,不僅是對過去慢慢釋懷。
青春重現(xiàn),她也開始了再次成長。
幾個月前,她在一次采訪中說自己不喜歡金智英這樣的女人,覺得她的人生就是個錯誤。
即便意識到了給丈夫免費洗衣做飯很累,依然認為勤勞忍耐是女性的美德,做家務(wù)是女人應(yīng)盡的義務(wù)。
那時候有很多人惋惜于蘇敏:人自由了,心還不夠自由。
但人是會變的。
三個多月過去后,或許切實地感受過自由的美好,蘇敏終于不再畫地為牢。
她的心,終于隨身體一起松綁了。
我現(xiàn)在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因為之前的生活里,除了家人就是孩子老公,好像我自己就不知道存在在什么地方。
但是我不甘心。
我的自由就是,我可以做我自己的主。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沒有任何阻力,沒有人干涉我,這就是我要的自由。”
不僅如此,她還悟出了不同年齡女性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
她勸年輕的女性,為了愛情而結(jié)婚,將來才可能會幸福,一定要自強自立,才能選擇自己的人生。
她和自己同齡的女人們說,如果眼下難以繼續(xù),不如早點放手,不要把一切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抓在你的手里,不舍得放。
有時候不是說孩子需要她,而是她需要孩子。
但孩子們肯定會想要一個獨立的空間,我們可以。”
如果不是看過蘇敏之前的生活,或許會以為這些話是從一個情感咨詢師嘴里說出來的。
有人或許會說,蘇敏是因為紅了,有經(jīng)濟能力了,才有底氣說這些話。
但讓人驚訝的是,爆紅的這三個月,并沒有在經(jīng)濟上給蘇敏帶來太大的改變。
她現(xiàn)在的主要收入依然是一個月2000塊的退休工資,外加一個月1000塊左右的直播打賞。
靠著這一月3000多塊錢,她在外玩了半年多,獨自開過了12000多公里。
前段時間還因為沒有錢了,在西雙版納房車基地停了十多天。
不開車就不會需要油錢,等到攢到差不多了,又接著出發(fā)。
一月三千塊不算多。
比蘇敏有錢的女性有很多,但再多的錢也不能保證讓人有重新出發(fā)的勇氣。
一月三千塊,也絕不少。
正是三千塊,給了蘇敏出走的底氣。
它像一根火柴,點燃了蘇敏心中的自由之火。
這把火,以燎原之勢重塑了蘇敏的精神世界,讓57歲的她涅槃重生。
03
相信前方有光
生命終究難舍藍藍的白云天
到了今年3月,蘇敏已經(jīng)一個人開了12000公里的路了。
當被問起一個人旅行是否孤單時,她的回答非常溫暖:
我感覺其實很多人都在和我同行。
結(jié)識的車友、直播時和我互動的那些粉絲。
他們也都在關(guān)注者我,我覺得無論我走到哪里都不是一個人,我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家人群。
他們在不同的地方,默默地支持著我往前走。
所以我從來沒感到過寂寞、孤獨。
我就感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每天都會遇到新的風景、新的人。
這種感覺怎么說呢?
我感覺生活真的非常好,非常充實。”
走到哪里都能交到朋友,能和陌生的粉絲們建立情感連接。
蘇敏的性格底色,其實是善良和溫暖。
在跟拍的兩天里,蘇敏很快就能記住了攝制團隊每個人的口味喜好:
這位小哥不喜歡吃海鮮,這個姑娘吃涼的會肚子疼...
即便是我們隨口提的一句話,她都能記在心里。
我能感受到,即便在無愛的婚姻里蹉跎了三十年,她的心還是溫熱的,是有余力去繼續(xù)關(guān)愛別人的。
比如,她說自己從小就喜歡車。
因為初中住校,周末接學生們的司機不是很負責,她經(jīng)常是被扔下來的那個,需要獨自步行回家。
回家的路會經(jīng)過公墓,每次走到公墓旁邊時,天一般都快黑了。
為了給自己壯膽,她會等有車子經(jīng)過時再跑過公墓:
看到有車燈了就開始跑,然后跟著車跑,再追著車跑...車子的燈光、聲音,都是給蘇敏壯膽的。
在海拔3000多的西藏,每次這樣狂奔后蘇敏都覺得心跳快沒了,難受到喘不過氣。
從那時候開始,她就夢想著有一輛車:
“想著有一天能住在車子上,自己做飯吃。”
“等我有了車,我就不會再讓哪個小朋友被丟下。”
遭受苦難后,人往往有兩種選擇:
一是封閉自己,怨恨世界;
一是治愈自己,慈悲待人。
能說出“不會再讓哪個小朋友被丟下”的蘇敏,顯然是后者。
如果說,一開始出來旅行是為了治愈自己。
那現(xiàn)在的蘇敏,在治愈了自己的同時,也在治愈著別人。
她很清楚,關(guān)注自己的粉絲們大多都是中老年女性,精打細算地生活著,并不會有很多錢給她打賞。
但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有了一種責任,去陪伴和鼓勵和她有相似經(jīng)歷的姐妹們。
你的生活不是說完全是一片灰暗,每個人的生活前面都有光。
但是我們要追逐光,要發(fā)現(xiàn)光,就要靠我們自己去勇敢的去走出來,去走出你的第一步。
從為了家人,到為了自己,再到為了和自己相似的、千千萬萬的陌生人們,
蘇敏過去一年的生活,就像是一部溫情又勵志的電影。
那個被無性無愛的婚姻禁錮住的女人,終于走出了家門。
不知不覺中,實現(xiàn)了自己的童年夢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遼闊。
羅大佑《戀曲1990》里有歌詞:
生命終究難舍藍藍的白云天
蘇敏她已經(jīng)找回了那片藍藍的白云天。
希望每一個聽說了她故事的女性,都能有和她一般的勇氣:
相信無論何時,重新出發(fā)都不算太晚。
即便眼下灰暗,也要去尋找自己的那片天空。
點個在看,又是一年三八節(jié),祝全天下的女性,生命里永遠有光!
特別鳴謝
拍攝嘉賓:@50歲阿姨自駕游
聯(lián)合媒體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