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wǎng)專稿 電影《解密》講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數(shù)學天才容金珍因為非凡的才華被招募至秘密單位701破解密碼的故事。

影片從立項到每個物料的發(fā)布,都獲得了觀眾的熱烈討論,相關話題不斷登上熱搜。


《解密》在近日發(fā)布了“緣起”特輯,主創(chuàng)們分別闡述了自己對于《解密》的想法。本期《今日影評》邀請到了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副研究員孫佳山為您前瞻電影《解密》。

Q1:在您看來麥加先生的《解密》是一本怎樣的小說?

孫佳山:我讀書的時候是中文系的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所以對于麥家的印象很深刻。他的書不只是在國內(nèi)風靡,在國際上也非常有影響力,他是在劉慈欣之前,在海外獲得廣泛聲譽的中國暢銷書作家。與《風聲》和《暗算》不同,《解密》是一部文學性較強,諜戰(zhàn)情節(jié)相對較弱的作品,它更突出人物內(nèi)心的掙扎、個人和歷史的關系以及個人和原生家庭的關系。
《解密》的原著小說采用三段論中經(jīng)典的人物成長的曲線,起承轉合,結構清晰。

起
人物形象確立,科學家天才容金珍被發(fā)現(xiàn)。
承
容金珍被招募到701,并憑借自己的數(shù)學天賦攻破“紫密”,實現(xiàn)了科研領域的重大突破。
轉
面臨挑戰(zhàn):容金珍與過去的導師展開較量,艱難破譯“黑密”。
合
歸于沉寂:容金珍在成功破譯“黑密”之后,迅速陷入到自我懷疑、自我分裂和自我瓦解之中。展現(xiàn)出了個人命運在歷史洪流中的無常。

Q2:作為原著粉,您比較期待影視化作品在哪些方面的呈現(xiàn)?
孫佳山:我最想看到的是人物形象、視覺風格和故事內(nèi)核三個維度的呈現(xiàn)。
在人物形象方面,國內(nèi)外影視作品中對于科學家個體,在面對復雜的迷局一樣的科學難題時候的自我掙扎與成長過程,都有獨特的呈現(xiàn),比如,陳坤在影片《錢學森》中飾演的錢學森、李幼斌在《橫空出世》中飾演的陸光達以及海外影片《萬物理論》《模仿游戲》《奧本海默》中的科學家形象,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們期待《解密》能夠對科學家的銀幕形象做出新的探索,豐富中國科學家銀幕形象譜系。


在視覺風格方面,原著中對于夢境的呈現(xiàn)只能通過文字和意象來完成,而在影視化作品中,導演陳思誠進一步拓展想象力,運用了鮮明的色彩對比和許多超現(xiàn)實的意識流影像語言來呈現(xiàn)容金珍的夢境。


比如,容金珍站在一個國際象棋的棋盤上,棋盤上龐大的棋子襯托得他十分渺小,借此來表現(xiàn)人物的自我掙扎;影片開始容金珍在一個橢圓形的回廊里快速奔跑,比喻他在探索科學難題時面臨的重重困難。
“我特別期待陳思誠能夠用當今世界最新的影像語言對這些夢境進行極致的呈現(xiàn)。”孫佳山說。

Q3:您如何提煉《解密》的故事內(nèi)核?觀眾通過大銀幕能夠解密怎樣的人生?
孫佳山:影片的物料中提到“每個人都是一部獨特的密碼”,事實上,我們普通人也要像容金珍一樣面對輾轉起伏的、復雜的人生。無論是小說還是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重要的不是對密碼的解密,而是聚焦容金珍人生的起伏和無常,對他短暫的一生的解密。

就像作者麥家所說:“我對《解密》情有獨鐘,它幾乎是我青春的全部‘是我命運的一部分,是我本真的本色和我的苦和樂,也是我不滅的記憶。”期待廣大觀眾朋友們能夠在《解密》中尋找到復雜人生中安放自我的最佳方式。
[1905電影網(wǎng)]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