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熱血涌動、炮火轟鳴的戰(zhàn)爭片很多,有些看過就忘;
有些只能充當我們平凡生活中的調劑品,刺激我們的感官,釋放我們的情緒;
有些注定常駐我們記憶的深處,看一遍,凈化一次心靈。
《拯救大兵瑞恩》無疑屬于后者。
戰(zhàn)火中真正的英雄,拯救的是我們的心。
《拯救大兵瑞恩》講的是8個人冒險救1個人的故事。
導演斯皮爾伯格,憑借此片再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辛德勒的名單》1993、《拯救大兵瑞恩》1998)
《拯救大兵瑞恩》收獲贊譽無數,是好萊塢歷史上最優(yōu)秀的戰(zhàn)爭片之一,是戰(zhàn)爭片中的里程碑。2014年,影片入選美國“國寶影片”名單。
二戰(zhàn)期間,馬特·達蒙飾演的美國傘兵瑞恩被困于敵軍后方,他的3個親兄弟已全部陣亡。如果他也遇難,家中的母親將承受一下子失去4個兒子的巨大打擊。
美軍總指揮部決定派出包括米勒上尉(湯姆·漢克斯飾)在內的8人小分隊去救他。
實際上,片中的他們和看電影的我們都有著同樣的質疑:8個冒險救1個,到底值不值得?
偉大的戰(zhàn)爭電影,不只是炮火轟鳴、熱血激昂。真正擊中我們的,反而是戰(zhàn)爭片中的人性柔軟。
《拯救大兵瑞恩》在剛與柔、殘酷與脆弱之間不斷轉換。鏡頭從肅穆的墓地,轉到激戰(zhàn)的海灘,又轉到寧靜的鄉(xiāng)村原野,再到戰(zhàn)火中的廢墟,最后又回到安詳的墓地。幾經變換,恍如隔世。
影片開場的二十多分鐘是著名的諾曼底登陸。
電影一開始就把血腥恐怖的戰(zhàn)爭畫面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被炸上半空血肉模糊的殘軀,臨死呼喚媽媽的士兵,遍地哀嚎的傷員,被鮮血染紅的海水,子彈在水中穿梭的聲音,子彈打在鋼鐵架上的聲音,還有血淋淋的戰(zhàn)地手術等等最真實的戰(zhàn)爭場面……連續(xù)二十多分鐘的運動鏡頭沒有留給我們一絲喘息的余地,極致地震撼人心。
——好慘烈的景象。
——是的,很慘烈。
如果開場時二十多分鐘的戰(zhàn)爭場面只是強烈地刺激了我們的感官,那么接下來一段平靜安詳的鏡頭,就是在我們心上最柔軟的地方,帶來了沉重的一擊。
安靜的只能聽到打字機聲音的辦公室里,噼啪輕聲卻是喪鐘敲響。
最慘烈的不是戰(zhàn)爭場面,而是告知親人的死亡通知書。
親愛的博伊德先生,你應該已經得悉,你兒子的死訊。說什么也無法減輕您的哀痛,本部隊對他的死深感惋惜,他是個優(yōu)秀的士兵……
尊夫盡忠職守,大家都很懷念他……
你是五位在沙場上光榮陣亡的戰(zhàn)士的母親,我感到我的言辭薄弱無力,根本無法安撫你的悲傷,也無法彌補你的損失,但我必須要在此向你致謝,他們是為了拯救國家而死,愿天主安撫你的喪子之痛,讓你永遠懷念遠去的摯愛,神圣的榮耀都歸于你們,因你們?yōu)樽杂筛冻隽酥卮蟮拇鷥r。——林肯敬上
一個母親癱倒在地,沒有一句臺詞的畫面,讓人看得無比心酸。右邊的照片足以說明一切,她已經失去了三個兒子,僅剩的一個(瑞恩)生死未卜。
接下來的8人小隊尋找瑞恩的冒險之旅才是全片的重頭戲。
首先深入戰(zhàn)場找一個人,猶如大海撈針。其次,瑞恩被困在敵后,救援工作非常危險。
米勒上尉帶領的8人小隊,救援瑞恩的行動讓我們充滿了懸疑和期待。8個人有共同的目標,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中途發(fā)生很多意外、沖突、猶豫,更殘酷的是不斷有人相繼死去。
湯姆·漢克斯飾演的米勒上尉,目光沉著,作戰(zhàn)經驗豐富。影片并沒有極力營造他高大的英雄形象,而是從不同的方面細膩地展現出他完整的人性。
他的右手經常顫抖,他也會害怕。
他有一身硬漢肝膽,內心卻依然柔軟。在戰(zhàn)友死去的時候,他一個人坐在石頭上泣不成聲。
他原來是中學教師,平民知識分子的本質和軍人身份融合,使他的行為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更深層的人性價值。服從上級的命令,并不是單純出于軍事的意義,而是從人道主義出發(fā),拯救一個人的生命,等于拯救了一整個家庭。
另一個特色鮮明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會德語和法語的翻譯——厄本。
他被很多人罵懦弱、膽小??吹剿驗楹ε逻t遲不去救深陷困境的隊友,導致隊友的死亡,相信很多人都會忍不住怒其不爭。而他的善良超越了陣營的對立,他會對敵人心慈手軟,給戰(zhàn)俘喝水,和他們聊天,甚至贊成放走他們。
人人都想成為英雄,但真正上戰(zhàn)場了,也許我們只是軟弱的厄本,還未必能守住內心的這份善良。
狙擊手杰克森的死讓人揪心。他喜歡在瞄準射擊前,吻一吻十字架,稱頌一番上帝。他的槍法又準又狠,他睡得比誰都香甜,因為他足夠單純。
在塔頂為了掩護戰(zhàn)友連發(fā)8槍后,被地上的坦克開炮炸得粉身碎骨,就在敵人開炮前,他還大聲向身邊的戰(zhàn)友喊“趴下!”
營救瑞恩之路困難重重。尋救隊員都在祈禱,希望瑞恩是個值得他們哪怕犧牲了隊友也要去救的人。
瑞恩不負眾望,他確實是一個勇敢、有擔當的好士兵。
在小分隊找到他的時候,米勒上尉告知他,他的三個兄弟都已經陣亡,他受命要將瑞恩安全送回家。
瑞恩堅定地說要繼續(xù)留下來,與隊友一起并肩作戰(zhàn)。他說家里的媽媽會理解他,會贊成他的做法。
米勒上尉帶不走瑞恩,只好和隊友商量對策。兩個選擇擺在他們面前:一是回去,二是留下來陪他作戰(zhàn)。他們的選擇,是留下。因為“這樣如果有一天我們回首往事,也許會覺得拯救大兵瑞恩是我們在這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里,完成的一件無比偉大的杰作。”
于是,拯救瑞恩的小分隊以及瑞恩都留了下來,一起做最后的戰(zhàn)斗。
他們的任務是守住蘭姆勒的一座橋,如果這座橋被德軍攻占,美軍就要退守。
影片最后半個多小時的大橋堅守戰(zhàn),和開頭的諾曼底海灘登陸戰(zhàn)相呼應。殘酷和慘烈是戰(zhàn)爭不變的場景。炮聲、槍聲、坦克的轟鳴聲、撕喊聲是戰(zhàn)爭永恒的背景音。
一前一后的戰(zhàn)爭場面、中間的冒險之旅,除了這兩個主題,影片的核心是傳達了人性的主題和對生命的探討。
生命有輕重之分嗎?瑞恩是人,小分隊里死去的兩個隊友也是人。美軍是人,被俘的德軍士兵也是人。
無論誰死誰活,戰(zhàn)爭都是一場屠殺。
影片的最后,鏡頭又回到了平靜的墓地。
老人瑞恩從沉痛的回憶中恢復過來,他想起蘭姆勒橋頭,米勒上尉的臨終囑托。
“詹姆斯,別辜負大家。”
年邁的瑞恩,在米勒上尉的墓前緩緩說道:
“我每天盡力過好自己人生,希望這已足夠,或者至少讓你覺得,我沒有辜負,你們?yōu)槲易龅囊磺小?/strong>”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