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爾號》:孩子們捧出的黑馬
由于《變形金剛3》在排片上占有絕對優(yōu)勢,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都很難有所作為。不過新近上映的兒童動畫片《賽爾號之尋找鳳凰神獸》卻意外成為上周的黑馬。
本片能頂住《變形金剛3》的巨大壓力,上映4天收到2760萬票房也屬難得。尤其還要頂著內地動畫普遍疲軟的名頭,之前我們就多次討論過關于國產(chǎn)動畫的發(fā)展問題,《賽爾號》的成功或者會成為
《魁拔》等片的又一個參考。作為動畫片,《賽爾號》在技術上還存在著頗多問題。不過在市場定位和營銷上,他顯然是成功的。首先是低齡觀眾群的定位,與《喜洋洋和灰太狼》一樣,這并不是一部高定位的動畫片,而是低幼系的兒童動畫。而這批觀眾,顯然是國產(chǎn)電動畫的市場中堅。況且,在那些觀眾的眼里,各種問題都可以被掩蓋住。
同時,本片并不是憑空生造的,它來自于09年上線的網(wǎng)頁游戲《賽爾號》,這個游戲定位為為7-14歲兒童設計的虛擬社區(qū),號稱全球1.8億注冊用戶,雖然里面必然有商家宣傳上的盲目夸大。不過植根于游戲,再借游戲的用戶群反哺院線顯然是一個更穩(wěn)妥的辦法。同時,
張杰、武藝、
曾軼可、
何炅等時下當紅明星的加盟配音也為影片換來了不少人氣。
下一頁:其他影片票房情況